一、收付实现制的定义
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,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,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。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,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,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;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,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;反之,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用现款支付的费用,即使它归属于本期,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。
二、收付实现制的适用性
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在于计算方法比较简单、也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,但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盈亏不合理、不准确,所以《企业会计准则》规定企业不予采用,它主要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等。
在现金收付基础上,会计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考虑预收收入、预付费用,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问题,会计期末也不需要进行账项调整、因为实际收到的款项和付出的款项均已登记入账,所以可以根据账簿记录来直接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,并加以对比以确定本期盈亏。
三、收付实现制的优缺点
(一)收付实现制的优点
1.用收付实现制确定企业的收入、费用及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;
2.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实实在在拥有的现金,而企业能否按期偿还债务、支付利息、分派股利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实际拥有的现金;
3.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是长期投资的决策目标。长期投资涉及时间长、风险高,投资者不仅要考虑投资的收益水平,更关心投资的回收问题,而期间利润指标只关系到投资额在本期所分摊份额的回收,并且利润指标受权责发生制下应收、应付项目的影响,主观性太强。因此,投资者注重现金的实际流入或流出。只有投资期限内现金总流入量超过现金总流出量,投资方案才是能够被接受的。
(二)收付实现制的缺点
1.不利于单位进行成本核算、提高效率和绩效考核;
2.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,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;
3.收支项目不配比,不能真实反映当年收支结余;
4.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;
5.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隐性负债问题;
6.不利于处理政府采购业务和年终结转等会计事宜。
文章来源:内容来源于网络
财务处
2024年6月13日